-
2024-01-17
茶饮料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作用
茶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茶饮料对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茶饮料的种类、成分和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发现,茶饮料富含抗氧化剂、咖啡因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抵抗力,减少运动后的疲劳感。另外,茶饮料还具有促进脂肪代谢、提高心血管功能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运动员可以在体育运动前后适量饮用茶饮料,以提高运动表现,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
2024-01-16
石榴风味酸奶加工工艺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定以石榴汁为主要呈色和呈味的物质,研究石榴风味酸奶加工工艺,逐一考察不同单因素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结合感应免疫法优化石榴风味酸奶配方,旨在为今后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意见。
-
2024-01-15
沙棘复合果汁饮料研制及HACCP质量控制研究
以沙棘、红枣、山楂等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果汁为原料,白砂糖、柠檬酸、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为辅料,研制一款新型的复合果汁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影响水平,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果汁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其生产过程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果汁复配比例20︰10︰5、复合果汁添加量20%、稳定剂添加量0.3%、白砂糖添加量7%、酸甜比21、复合稳定剂黄原胶与CMC-Na质量比3︰4。在产品的转化过程中,结合HACCP原理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CCP),对各CCP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各CCP的控制范围和控制措施,
-
2024-01-12
果蔬汁及其饮料标准体系现状探析
本文简述我国果蔬汁及其饮料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原料加工要求、产品标准、检测标准及技术规范方面,与国外标准进行比较,探讨完善果蔬汁及其饮料标准体系的策略,以期提升果蔬汁及其饮料的产品安全性,加快我国果蔬汁及其饮料产业的发展步伐。
-
2024-01-11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营养补充和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了对原奶和乳制品的需求,通常原奶和乳制品的应用人群都是婴儿和老人。尤其是婴儿对乳制品的需求最大。原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但近年,原奶和乳制品的安全事故被媒体频频曝光,严重影响了乳制品市场的发展。该文主要对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2024-01-10
不同脱冷温度对巴氏奶保存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脱冷温度对巴氏奶保存性能的影响,为巴氏奶的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提供更具实际意义参考。[方法]设置25℃、30℃和35℃三个不同的脱冷温度,每隔1 h检测样品酸度、pH值、口感和组织状态,直到变质为止,作为比较评估样品保存性能的客观指标。[结果]35℃条件下存放8 h,30℃下存放10 h,25℃条件下存放22 h的巴氏奶口感及其组织状态可接受。[结论]鉴于巴氏奶的特性,综合考量建议25℃条件下贮藏也不应超过6 h,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2024-01-05
水果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在现代食品消费市场中,水果酸奶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水果酸奶主要以各类新鲜水果和酸奶作为核心加工原料,经过先进工艺设备的处理,生产出具有浓郁果香味的健康、营养发酵酸乳。本文将进一步对各类水果酸奶的加工工艺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
2024-01-04
酸奶及乳饮料中大肠杆菌变化趋势研究
为了探讨实际生产过程中酸奶和乳饮料感染大肠杆菌(E.coli)后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大肠杆菌标准菌株接种至酸奶、乳饮料及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储藏温度、pH,定期测定储藏过程中大肠杆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储藏时间延长,不同储藏温度(4℃和25℃),不同pH(4.2和3.6)的酸奶和乳饮料中大肠杆菌含量均减少,相对于储藏于4℃的产品,储藏于25℃的产品中菌含量降低更快;当产品pH为3.6时,菌含量减少速率高于pH为4.2的产品。将大肠杆菌置于不同pH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当pH<3.8时,大肠杆菌的活性将会受到抑制,证明了pH对大肠杆菌的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实际生产加工过程
-
2023-12-23
动态冰浆蓄冷技术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在乳制品生产工艺中需要大量的低温冷冻水,而低温冷水的品质要求及生产用量,受实际产品的产量及种类影响,具有间歇性、无规律性、突变多等特点。因此,随着乳制品产品种类的丰富及产量的增加,急需能连续提供大量且高品质的低温冷水来应对不规律且多变的生产工艺用冷需求。本文以动态冰浆蓄冷技术的投入使用,研究解决乳制品生产企业工艺供冷系统的不足,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提供用冷保障。
-
2023-12-23
中国液态奶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0年以来,液态奶生产快速发展,产量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目前处于徘徊期。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外乳制品价格存在差距,促使液态奶进口大幅增加,2021年达到129.59万吨,贸易来源国集中度较高。液态奶市场销售价格增速放缓,利润空间加大,液态奶是乳品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中国居民的液态奶消费水平已与亚洲发达地区持平,消费量趋于稳定。当前中国液态奶市场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液态奶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寻求乳制品差异化新方向;注重绿色发展,拓展特色乳制品;利用国际市场,降低乳制品生产成本。